新生报名的故事

陈金云

 

1962年,新学年的新生报名工作开始了。

那天下午,第一次走进河内中华中学的大门,我的眼前一亮。校园太宽阔了,正面是一座三层淡黄色的教学楼,左边是一座礼堂,右边的操场上有两个水泥地板的篮球场,旁边还有单杠、双杠等一些体育活动场地。当时,我没有时间欣赏新校园,而是赶紧去报名注册。

在主教学楼前面的小操场上,一字排开多张办公桌,每张桌子前面都用图钉钉着一张一开大的白纸,上面写着新生的名单。三三两两来报名的学生,有的还有家长陪同,正在办理入学手续。

我是从新华小学六二班升上初中的。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校园,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一丝羞怯感和孤独感油然而生。我在一张新生榜上看到了原六二班的同学名单,却没有我的名字。我再看一遍,还是不见我的名字。我开始感觉脸上发热,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我想,是不是抄漏了我的名字?于是就张一张桌子挨个地看榜。为了省时间,我只挑姓陈的看。咦?怎么会没有我的名字呢?我傻眼了,头上和手心都出汗了。也许是我太粗心大意了吧?“事不过三”,我抱着一线希望又回到原六二班的名单上,张三李四地逐个再查找一遍。结果,还是大失所望,更急得我心慌意乱、汗流浃背。难道……我“名落孙山”了吗?不可能啊!我是以总成绩全校第二名毕业的。我感到焦虑万分。

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的要求特别严格。他不止一次地放“狠话”说,学期结束后,谁没有带奖状回来,就回家做饭。那时,我们四姐弟都在上学。我父亲在医药公司上班,靠工资吃饭。母亲在街道工艺小组,加工出口的唐装花式盘扣,换取微薄的手工费贴补家用,每天还要操持家务,起早贪黑,十分辛苦。如果有人打理家务活,就能减轻母亲的负担。但是,我们又十分喜欢读书,深知“读书勤乃有,不勤空虚”的道理,所以都特别用功,从不辜负父母亲的期望。如今,我“榜上无名”,怎么跟父母交代呢?

来报名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我惴惴不安地在那里徘徊着,想壮着胆子去问老师。这时,有一位女老师向我走过来。她大概是现场巡视员吧。可能是她发现我的举动有些异常,就来了解情况的。听了我的述说,她点点头,轻轻地“啊……”了一声,然后拍拍我的肩膀,耐心地开导我说:

“不要急,不要急!你的情况,有可能是学校把你从原来的班里抽出来,插到其他班了。你到其他班慢慢看看。好吗?”

经老师的点拨,我茅塞顿开。我可能被安排到其他班了。于是,我就冷静下来,再次从左向右挨个地认真看榜。这回,我在初一丙班的新生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班主任是梁群英老师。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压在心上的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抛弃了。不然,我真的“无脸见爹娘”了。可是,新生榜上明明写着我的名字,为什么刚才我就视而不见呢?

梁老师站起来,亲切地问:

“你是来报名的吗?”

“是,”我有些胆怯:“是,我是来报名的。”

“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刚自报完家门,梁老师喜出望外,满面笑容地说:

“啊!你就是陈金云啊?太好啦!我早就注意到你了,就不知道是不是你。”

我很快办完了报名手续。梁老师留我在桌旁简单谈话。她说我刚才心太急,没有仔细看榜。她解释说,考虑到初一丙班的纪律比较差,而我在六二班是班长,又是少先队的干部,经过研究,学校才决定把我抽出来,加强初一丙班的班干力量。

原来如此。呵呵!我为自己制造了一场虚惊。

2013-09

 

www.weiai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