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贤
一个春光明媚阳光灿烂的春日我们一行数人北上前往福建省龙岩县,这是我第四次踏上福建省这片土地,前三次都是来到沿海地区,这次专程来到粤闽赣金三角参观龙岩永定土楼(客家围屋)。龙岩地处福建西南部,这是个山连山的地方,没有火车、高铁,也没有机场,早上九点从肇庆市驱车出发,下午五点才到达永定,沿路山连山几乎见不到一块大一点的盘地。
上述图片是我们来到福建龙岩永定看到最漂亮最大最完整的客家土楼,也叫客家围屋。土楼的外形为圆形,外墙是用粘土筑成,内在是木料结构,楼高三层,每层有25个房间,三层合计共有75个房间。楼内的结构跟我们所看到的其他客家土楼和史书记载客家土楼的结构几乎一样。客家土楼是当年客家人的大户人家或者客家人一个大群体的群居点。想了解客家土楼的历史文化我们先去了解客家人的历史形成。
早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多次南下大迁移,先后定居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香港新界等地。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一直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古代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围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1-砖瓦结构。2-特殊土坯结构 :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3-花岗岩条石结构(如江西龙南龙光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
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 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龙。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令人叹为观止。
广东梅州、深圳、惠州、河源东江流域以及江西赣州、福建龙岩、香港新界等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他们的围屋现在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广东省肇庆市2018-5-10
www.zhencam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