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的遐思

過客

——給陝西?#27888;和力華?#38598;團 出謀獻策

越南是大米大宗出口國,卻是小麥的消費國。借憑海運之利,向越南供應小麥的傳統市場是澳大利亞。今年我有機會參觀胡志明市第八郡平東麵粉廠,留給我深刻印象並不是該工廠引為自豪的新生產線,而是它們的原料倉庫都是清一色哈薩克小麥。據管理人介紹,進口哈薩克小麥比澳麥每噸便宜45美金,有利於平穩物價,並且磨出來的麵粉品質上乘。

眾所周知,哈薩克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被封得嚴嚴實實;雖然頻臨浩瀚的里海,但徒有其名,無法?#35023;通外洋?#12290;哈國年產小麥二千萬噸,三分之二供出口。以前哈麥到遠東要走西伯利亞大鐵路,經外貝爾加,東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這條路要走20來天。符拉迪沃斯托克雖名義上是天然不凍港,但一年還是有四個月的不完全冰凍期,要靠破冰船開路;不僅提高成本,還拖延交貨。

初夏的暖風吹拂繁忙的連雲港,旭陽映照古城的英姿,鐵軌與船錨矗立成一幅永恆的雕塑。 ?#19968;帶一路?#30340;宏偉構想把80年前的漁村打造成新亞歐大陸橋東端的橋頭堡:鐵路與碼頭在這裏交匯,新亞歐大陸橋與海上絲綢之路在這裏為哈麥運往東南亞開闢了最便捷的通道。今年25,一列來自於哈薩克斯坦、裝載有720噸小麥的火車從我國阿拉山口口岸入境,只花六天時間抵達中哈連雲港物流中轉基地。這批小麥在江蘇連雲港口岸換裝海運,發往越南。

中哈物流基地已啟用三年,承擔了60%的中亞過境業務,但這是首次哈薩克斯坦小麥首次從中國過境發往東南亞市場,標誌著中亞經過我國至第三國的物流循環體系初步建立,中哈糧食過境安全大通道正式貫通。

越南不僅需要小麥,也需要中亞的棉花、化肥和礦產品;越南不僅出口大米,還大宗出口咖啡、腰果、胡椒、熱帶疏果……從澳洲海運到西貢港要走30天,從連雲港首發雖然只要20天,但還嫌時間太長。

我插上幻想的翅膀,馳騁天山腳下的茫茫草原:假如哈麥沿隴海線到寶雞,不繼續東去,而南下沿寶成鐵路到成都,再換成昆鐵路到昆明,這裏有滇越鐵路直通越南海防港。

走?#21335;線?#21487;能比東去連雲港遠,但不用海運,就可以直達目的港,從而叩開龐大的東南亞市場大門,節約成本跟時間。在我看來,最大的難題是要有足夠的貨運量,其他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中國鐵路使用國際標準軌,越南仍然使用窄軌,對接頗不容易;君不見哈薩克斯坦使用寬軌,要卸貨轉運,同樣能解決問題嗎?

陽和寶雞近在咫尺,泰和力華一定能出謀策劃,使中哈列車有一朝一日能嘟嘟南下:

山可倚憑諮詢,睦東盟專列開,

宏圖天下計,章雲集舉瓊杯。

www.weiai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