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文
天荒地老,世事沧桑。岁月漫漫,许多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销声匿迹,无影无踪。然而,在记忆的匣子里,尘封了四十五年广宁汉师的倩影还是那样的清晰可爱。
旧事重提,记忆犹新。一九六六年初夏,自潭河初中毕业后,我闷闷不乐,忐忑不安,老时为继续升学的问题而担忧。眼见部份同学因为家境贫困,经济拮据,无法继续升学,被迫寻找工作,走向生活。例如:唐光俊、曾德仁、王富山和刘泽平等,参加地方(潭河县)“教师速成培训班”,当上小学老师。我家在农村(棠花),只好作务农的打算。当时心里很矛盾。自己对学习的追求从不放弃。曾经家人忍受一切艰难困苦,节衣缩食,极尽能力,创造条件,让我负笈从学于潭河市镇分别完成小学和初中的学业。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並没有满足于初中的文化程度,渴望前往芒街陈富中学读高中。当时,家庭经济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再也想不出别的妙计,心有余而力不足,叫我怎么办呢?莫非都是命运所注定的!正当悲观失望,意志消沉的时候,河桧县教育科派陈业良(干部)亲自上门,找我谈心,动员我填写履历和申请书,就读广宁汉文师范学校(汉师疏散在河桧县下居农七村)。一九六六年深秋,我侥幸地获得广宁汉师的录取,高兴得手舞足蹈,奔走相告。顿觉烟消云散,一抹朝阳泻进心窗,人生充满无很希望!
踏进汉师的门槛,原来压在心底的大石不翼而飞,感到非常畅快。时处战争年代,虽然学校食宿的条件不算很好,但是,免使家里对我学习费用的负担;父母亲也为我能够继续升学而消除了精神上的压力,免使对我的前途而牵肠挂肚。来到汉师,一切都是新的开始,集体生活循规蹈矩。全班同学大多数都是来自广大农村的。例如,广宁西区东潮的黄建华,中越边境马头山的张锡山和郑波兰,芒街端靖乡的黄振贤、沈雄烈和沈铭礼,河桧县下居南的巫启兴,姑苏岛的伍玉春和李德华。班里除了普通学生外,还有差不多半数是来自各地多年的小学老师或小学校长。不过在学习方面,普通学生与调干没有任何区别,总是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来到汉师,使我感到更加欢慰的,是初中毕业后一度失去联络的孙仁同学,不约而同在中三班携手並肩,刻苦顽强地学习。中三班的主要学科是语文、地理和历史等。语文是我最喜爱的科目之一,学习起来十分轻松。在学校里,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练习写作,分别给《广宁报》和《新越华报》投稿。这对于学习语文大有卑益,语文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入读汉师中三班有感于“心想事成”,称心如意。
自跨进汉师门槛的那一刻起,我就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争取在短短的三年里,必须学有所成,配称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民教师。我经常思索着,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其资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语文老师应该着重考虑:一,要有好的语文基本功;二,字只要写得工整美观。记得上初中的时候,陈郁玲老师曾经对同学们所说的一句话,“字写得美观就是对别人的尊敬”。我以之鞭策自己,苦练书法。那时候,学校还没有复印机,一般的中文讲義和相关的资料都是依靠刻写蜡纸手工油印而成的。班里的语文讲义是由我刻写和油印的。一般的蜡纸有“田”字形或“日”字形的格子,我认真地沿着这些格子慢慢地坚持不懈地练习。日子久了,“功多手熟”,刻写钢板的技能技巧也不亚于普通的自来水笔。我含羞的说,在三年的汉师学习中,我练到了一手好字。
从上述的点滴回忆,深切体会到广宁汉师不愧是孕育我成长的摇篮。广宁汉师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在三年的学习中,深深地感悟到: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有良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