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们高一 班“从事农业生产”

 

 

王乃华

 

 

          我们天天听老师说:劳动是光荣的, 劳动创造了人类; 知识青年要与工农结合。要与工农结合,首先我们要学会种田。于是, 大家就开始想到要找块田地来试验种田。但我们哪里有田, 哪里有耕牛。经大家探讨, 决定就拿我们高一班教室(在三栋楼的第二层)的对面, 马路旁边的一块有教室那么大的荒草地开垦种点东西。 种什么呢? 大家认为最好种玉米。因为玉米树耐干旱, 不需天天浇水。

 一个星期天, 我们全班集中在那块荒地。班长区伯芬不知从哪找来两把锄, 班长先分工两个男同学锄草,其他同学检草堆成一堆。草除完了,班长又分工另外两个男同学掘坑,坑与坑相距半米;分工两个女同学播种,每坑两三粒玉米种子。一个男同学走在后头用脚摊平泥土。不到两个小时,播种工序完成,我们就解散了。

由于这里是红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不需施肥。玉米树又耐干旱,不需要浇水。又没有人放牛,篱笆也不需要。所以我们很快就把种玉米的事丢到后脑了。我们天天上课,下午文娱活动,没人再提起种玉米的事了。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三个月。一天,班长突然向全班宣布:今天晚上大家在教室集中,欣赏我们的劳动成果。那天晚上也请了关怀炎班主任和教越文的淘德老师。我们把桌子摆成一个大矩形。只见林燕英她们几个女同学杠来一个大锅和很多小碗,羹匙。揭开锅盖一看,原来是玉米糖水!的女同学把一碗一碗的玉米糖水送到每个同学前面。大家高高兴兴地边谈笑边吃,开心得很。不一会,整锅的玉米糖水都吃光了。这玉米糖水我还是第一次吃,以前吃的都是绿豆糖水,糯米糖水,番薯糖水,芋头糯米糖水等,哪有玉米糖水!我认为这是我们班的“独特发明”,  应该授予区伯芬一份“专利”。我们种的玉米是软的一种(ngô nếp),不是硬的那种(ngô đá),所以还算可以。千日打柴一日烧,我们是九十天种植一个小时吃光!不过还是证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理。只要肯下点功夫,就肯定有所收获。

吃喝节目完毕,就轮到唱歌节目。一些同学站起来独唱,什么“向北京致敬”,“流浪者之歌”(印度歌曲) “燕子”,“九九艳阳天”,“送你一朵玫瑰花”,“深深的海洋”等,我吟越南诗人素右的诗:

Ta đi tới:

Ta đi giữa ban ngày

Trên đường cái ung dung ta bước

Đường ta rộng thênh thang tám thước

Đường Bắc sơn Đình cả Thái nguyên

Đường qua tây bắc, đường lên Điện biên

Đường cách mạng dài theo kháng chiến

….

我用越南吟诗的风格ngâm thơ,不是朗读, 淘德老师很称赞,他没想到一个中华中学的华侨学生,竟能吟越南的诗!从此上越文课,他提问的问题全班答不出来时,他总是指定我站起来回答。

这次趁着搞农业生产有点收获组织的晚会是我班高中时期组织的唯一次晚会,在以后的两年高中(高二高三)再没有机会再组织了。所以每当回想起我们班,就忘不了那次永远铭记在心的“玉米”晚会。

 

www.zhencang.0rg